我的雙胞胎兒子屬重度肢體障礙者
因為長期復健.... 所以治療師很熟兒子張力與身體的狀況
真心謝謝治療師們用心照顧 讓兒子能保養的很好
(成長一路上有著許許多多治療師們的用心了,來不及一一感謝)
肢體與身體關節 沒有因為高張力變形太多
也因為張力的關係,肢體總有不協調
儘管努力擺位,也努力保持一定的體能
但.....總覺得坐姿有差那麼一點點(尤其在沒有桌板或側撐時 有夠明顯)
長期懂孩子的治療師 總覺得兒子 也了解兒子的左邊下頷需要好支撐的頭靠幫忙
比較可以坐得挺一點
但...對家長而言......真的不懂要怎麼跟有資源的輔具服務廠商說明白呀......
如果....錄影起來......再給廠商看...好像也沒有甚麼多大作用
最好的辦法~就是直接溝通
(基本上輔具廠商 一定都有時間到醫院
所以....
如果可以......跟治療師約在上課時間 (有些治療師無法是因為業務量真的很大)
然後把廠商約到醫院 讓治療師當面 讓個案試用
同時三方面 家長、治療師、廠商溝通 也順便尋求意見與想法 )
如果輔具廠商們本身也已配置有專業評估輔具能力的治療師(例如:物理治療師...)
那就更是加分,因為已經是物理治療師若也懂各類輔具,彼此更能懂、更能溝通
若業務「懂」治療師的「想」 並能更溝通得到合作並【三贏】是最棒的
但是......若是業務不是了解治療師的『想』,而只是幫孩子找的輔具或是達到『買輔具的目標』
那....只是很勉強的說明該項輔具可以適配在孩子身上
往往的結果是.....『讓孩子去適應這一項輔具』 而不是依孩子的能力選擇『適配』的輔具
所以在選擇權上,當孩子是不知道怎麼去『選』輔具
做家長的~『應該也必須』能感覺出來孩子的感受,並且與治療師共同討論出結果
試用就是『試用』試了用看看,不急著當下決定
多試試,才能決定好不好用,才能決定是不是適用
『試用』不等於『好用』不等於『適用』
當然也可以是
『試用』=『好用』=『適用』
這很重要的決定權,必須是你懂孩子,治療師懂你也懂孩子,輔具廠商懂治療師的『想』
所以充分溝通吧~一定可以找入門的key~
文章评论